专家析中国户籍改革:能够实现几亿农民工市民梦

2014年08月12日10:24  中国新闻网 收藏本文

  中新网8月12日电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今日表示,此次户籍制度改革,能够实现几亿农民工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市民梦、创业梦和安居梦,也就是实现他们的“中国梦”。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张车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副部长何宇鹏今日做客中国政府网访谈,解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户籍制度改革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从1958年户籍制度改革登记条例的执行到2014年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此番改革力度前所未有。针对这次改革的内容、亮点和意义,三位专家分别进行了解读。

  辜胜阻表示,这次改革最大特点是自上而下,是一种整体性而不仅仅涉及户口的系统改革。改革涉及到户口,涉及到居住证,涉及到人口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是一种整体构建。和户口配套的一系列政策像教育、医疗、就业、财政、金融等等不下十项。这次改革能够实现几亿农民工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市民梦、创业梦和安居梦,也就是实现他们的“中国梦”。

  张车伟指出,这次户籍制度改革最大的一个突破点就是让户籍制度回归它本来的面目。我们知道,中国户籍制度在世界上是非常独特的,1958年开始实施户籍登记条例以来,附加户籍制度本身上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政策太多了,以至这一制度到现在已不堪重负。这次户籍制度改革就是想从根本上让户籍制度回归到它本应该发挥的人口管理、社会管理的职能上来。

  张车伟说,今后要更多地剥离依附于户籍制度上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政策,让户籍制度本身更多担负人口管理、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能。比如这次户籍制度改革一个目标就是要建立人口基础的信息系统,实行居住证制度,这些都是和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相类似的人口管理的方法。涉及到和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一些公共服务、社会政策的改革,在这次户籍制度改革中也都有比较明确的说法。

  何宇鹏分析,从操作性上来讲,体现了三个特点:统筹性、差异性和渐进性。所谓统筹性,就是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政策改革的配套。所谓差异性,就是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制定了不同的落户标准,这样有供大家进行自主选择。所谓渐进性,就是通过户口迁移政策和居住证制度的实施,使广大农业转移人口可以逐渐在城市享有全面的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

(原标题:专家析中国户籍改革:能够实现几亿农民工市民梦)

(编辑:SN123)

文章关键词: 户籍 户籍改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河南谈夫妻半夜遭强拆:私自盖房漫天要价
  • 体育许家印夜宴恒大鼓士气 克洛泽退出德国队
  • 娱乐罗宾威廉姆斯去世疑似自杀 曾获奥斯卡
  • 财经哪些省最依赖地产投资:海南等上榜(名单)
  • 科技走近全球第一超算:天河二号背后的故事
  • 博客外滩梦幻月亮(图) 西藏超级月亮(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家长PS孩子进风景伪造旅游“晒快乐”